• 注冊
    400 071 1689

    2023招教教育學知識點:學前兒童學習數學的心理特點

    2023-04-10 16:22:11     來源:京佳教育

    關注京佳微信公眾號: jingjiav  

    • 咨詢電話: 400-071-1689

    • 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知春路113號0706-192室

       

      學前兒童學習數學的心理特點

      一、考情分析

      此知識點具有的難度,對于很多考生在理解上有困難,同時,在考試過程中常以單選題居多,所以針對知識點的特點進行解釋說明,希望能各位考生理解。

      二、理論學習

      1.從具體到抽象

      兒童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需要借助具體的事物,從對具體事物的抽象中獲得,因而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具體事物的影響。這其實和幼兒的思維特點發展表現是相一致的,這點較為容易理解,因此不做過多說明。

      2.從個別到一般

      兒童在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上,也存在一個從與個別事物相聯系到理解其一般和普遍意義的過程。例如:幼兒往往認為一張數字卡相對應的只能取放一張相同數量物體的卡片,數字卡5只能取一張5個數量的卡片,慢慢的隨著年齡增長,幼兒才會知道能夠取很多張,而非一張。

      3.從外部的動作到內化的動作

      兒童在學習數學時,最初是通過具體的動作進行的。隨著兒童的年齡增長,動作逐漸內化,并且在頭腦中進行。例如:小班幼兒只能用掰手指的方式計算,而到了大班的幼兒計算時可以理解抽象數字直接說出計算結果。

      4.從同化到順應

      這兩個概念大家不陌生,根據皮亞杰的理論即可知道其含義。具體表現為,教師當新教給幼兒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時,幼兒往往解決問題時不使用新方法,依舊喜歡用老方法解決問題。例如:以前老師告訴幼兒用手指來數數,過了幾天老師又告訴幼兒可以用擺放蘋果來數數,但是發現幼兒在數數的時候依舊用手指進行??梢娪變涸跀祵W學習中,更依賴原有經驗解決問題,對于新方法的順應表現上不高,而年齡大一點的幼兒則喜歡學習新的方法。

      5.從不自覺到自覺

      這里所說的自覺指的是對自己的認知過程的意識。年齡小一點的幼兒進行物體歸類時,往往會出現做的和說的不一致的情況。顯然,兒童這時的語言表達往往是不隨意的,僅僅作為動作的伴隨物,而不是思維過程的外化。隨著動作逐漸內化,語言也在逐漸地發揮其功能。因此在考試中,就看題干的描述是否涉及到幼兒是否言行統一。

      6.從自我中心到社會化

      這來源于幼兒的自我中心思維特點。例如:幼兒在建構積木時,看到別人搭的與自己不一樣,就認為別人是搭錯了,可見是從自己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隨著年齡增長,這種情況將有所減少。

    文章關鍵詞: 教育學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毛片基地九九久久免费看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四虎|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久久门国|新97公开免费国产最新视频|日韩 无码 亚洲 国产 国产精品日韩丝袜视频一区 国产高清无码性爱视频|欧美精品久久久久爰|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一区|国产精品区按摩AV